个销云 个销云 个销云

爱折磨人的“秋老虎”要来了,你该祛湿还是润燥?

文章发布于:2022-08-13 08:56:44

老人常说“秋老虎过不好,易生病”。秋老虎究竟是什么呢?它,与动物界的老虎没有半点关系,指的是每年立秋后的一段短期回热的天气。其主要特点是高温潮湿,体感极不舒服,脸上总是感觉汗涔涔的



虽然这个老虎不吃人,可却很折磨人。秋老虎出没的时间里,早晚较为凉爽,但白天依旧热浪袭人,在这样多变的天气里,人体很容易受外邪的入侵。


秋季不都应该润燥吗?为什么还要祛湿?

很多人都知道,秋季要防燥邪,因为燥性干燥,易伤津液,常常出现口干、鼻干、咽干、便秘、皮肤干燥等,宜食用生津润燥的食物或药物

但却鲜少人知道,初秋防湿邪同样重要。初秋的湿气是夏天遗留,和秋天本身的燥没有矛盾。

立秋之后,夏秋交换,湿邪仍存而燥邪渐生。人体易受两邪的侵入,燥易伤肺,湿伤脾胃,一边湿一边燥,让我们的健康腹背受敌。

想要健健康康的度过夏末秋初,那就两种邪气都得防,同时要考虑要怎样祛湿才能防止燥热伤阴?怎样润燥才能不滋腻呢?






 祛湿不燥热 

入秋之后,燥为主气,湿气逐渐减弱,但夏季积累的湿气仍困于体内。


如何判断自己现在是否湿气重?


□ 身体困重,四肢乏力;

□ 头重如裹,想要睡觉;

□ 大便溏烂,会粘在马桶上,水冲不走;

□ 嘴巴发黏、面部多油、头发黏腻;


有中招的朋友,想要趁现在祛湿,宜选择甘淡利湿之品。甘淡利湿类药物,药性平和,利湿而不燥热,不损失阴津,其中被大家所熟知的,当属薏苡仁、茯苓。


《本草新编》:“薏仁最善利水,不至损耗真阴之气,凡湿盛在下身者,最宜用之”。可见,薏苡仁突出的优点,就是利水渗湿而不损伤阴津



茯苓,古人称之为四时神药,因其功效非常广泛,不分四季,将它与各种药物配伍,不管寒、温、风、湿诸疾,都能发挥其独特功效。孙思邈也曾这样评价茯苓久服百病除。





 润燥不滋腻 

在初秋所感受到的燥邪,往往带有夏的余热,属于温燥,是干燥中带有热的感觉,表现为发热、头痛、干咳少痰、咽干口燥、大便干结等。


对于温燥,养生原则要以清热滋润为主,饮食调理要清补


而很多心急的朋友,秋风一起,稍稍感觉自己有点口干舌燥、皮肤干燥,就马上让阿胶、熟地、花胶等滋补力强的食物轮番上阵。


但实际上夏季阳气散发于外,脾阳未复,中焦虚弱,运化不力,仍未能经得起大滋大补。最后非但没有赶走秋燥,反倒滋腻碍脾,助长了湿气


清补,是在补养身体时兼顾到滋阴润燥,以对抗秋燥。清补主要选择药性平和、益气养阴的中药材,比如西洋参。



《本草纲目拾遗》中记载,其药理为: 西洋参,甘、微苦。味厚气薄,补肺降火,生津液,除烦倦,虚而有火者相宜。它能清热养阴,又能生津止渴。因其不燥、不寒、不滞、不滋腻的特点深受推崇。



这2个方面尤为突出:

养心:中医认为,心主血脉,常食用西洋参可抗心律失常、抗心肌缺血、抗心肌氧化、强化心肌收缩能力,保证了气血运行通畅,使人精力充沛,自然有助于缓解秋季的神疲、倦怠、乏力的现象。


养神:西洋参富含人参皂苷,可有效增强中枢神经,从而达到静心凝神、消除疲劳、增强记忆力等作用,可适用于失眠、烦躁、记忆力衰退及老年痴呆等。


中医养生重视机体自身的平衡观。祛湿而不伤津,润燥而不助湿,一切都要保持平衡才是养生之道。

微信扫码

分享文章素材

建立自己的品牌素材库

立即体验

相关文章

更多文章

相关文章

拼命加载中...
已经到底了

提交成功

我们会尽快联系您

我要合作

申请免费试用

您的称呼:

公司:

您的手机:

验证码:

期望合模式:

详细需求:

立即体验